股票外汇的杠杆 福建日报 | 城厢与同心,千里山海情!_同心县_莆田_帮扶

发布日期:2025-08-02 22:23    点击次数:57

股票外汇的杠杆 福建日报 | 城厢与同心,千里山海情!_同心县_莆田_帮扶

跨越两千公里,山海情续写新篇章

——莆田城厢区与宁夏同心县区域协作侧记

记者 陈盛钟 通讯员 林云景 许梦雪

山海虽远,闽宁情长。今年,闽宁协作迈入第29个春秋,这段跨越2000多公里的山海情缘,正续写着新的篇章。

同心县城清水河两岸风景(苏克文 摄)

吴忠市同心县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核心区,面积4433.34平方公里,人口近40万人,是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。2021年7月,莆田城厢区接过闽宁协作的接力棒,开始定点帮扶同心县。4年来,城厢区不断深化结对帮扶机制,推动资金流、资源流、技术流、人才流等持续向同心县奔涌,对口帮扶工作佳音频传、成果颇丰,合力奏响了区域协调发展协奏曲。

展开剩余86%

HOT

产业带动 从“输血”到“造血”

24日,在同心县兴隆乡王团村温室大棚基地内,浓郁的果香扑面而来,一串串色泽斑斓的小番茄缀满藤蔓,长势喜人。“过去种地靠天吃饭,如今靠科技致富,今年这棚小番茄估计能增收3万多元。”村民张彦礼喜上眉梢。

同心县农户正在晾晒枸杞。(苏克文 摄)

“我们为村里修建了温棚,农户每年只需向村集体交2000元流转费,就能租下一栋温棚。”省第十三批援宁工作队同心组组长林俊杰介绍,去年以来,城厢区累计投入900多万元,为同心县集体经济较薄弱的村修建温棚、养殖棚和冷库等设施。同时,将甘薯、番茄等作物引入同心县种植。

随着当地农产品种类愈发丰富、产量日渐提升,新的问题又摆在面前:市场销售如何保障?

同心县闽宁协作电商培训班开班仪式现场。(受访者供图)

“将村民培养成‘带货主播’,通过电商平台打开销路。”去年9月,在莆田从事电商多年的肖志军来到同心县,从闽宁协作资金中申请到30多万元补贴,创办了闽宁同心电商创业园。园区集电商直播、生产加工、云仓储物流配送等功能于一体,为电商创业者提供一站式生活经营配套服务,通过直播带货、品牌孵化等方式,推动“宁货出塞”。运营不到一年时间,园区产值就超1500万元。

授人以渔,激发内生动力。闽宁同心电商创业园不仅提供主播、助播、运营等大量就业岗位,还以培促干,帮助村民掌握专业技能,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创业、增收致富。

如今,在同心县,手机变成“新农具”、直播变成“新农活”,一批“新农人”竞相涌现。“效果还不错,流量增长快,很受鼓舞。”下马关镇三山井村马大姐的话里充满了对新生活的憧憬。

同心县闽宁共建产业园航拍图。(苏克文 摄)

从传统种植到电商销售,从单打独斗到产业集群,产业帮扶正在重塑同心县的发展格局。4年间,城厢区立足同心县资源禀赋,聚焦肉牛滩羊、有机枸杞、菌菇等农特优产业,先后落实闽宁协作资金3.5亿元,组织实施79个产业项目,夯实产业发展基础,带动同心县3万多人走上致富路。

HOT

消费帮扶 “宁货”越山向海

走进位于莆田梅园路旁的同心县农特产品体验店,黄牛肉、滩羊、五谷杂粮等农特产品琳琅满目,品种繁多。“滩羊肉味道鲜美,家里经常买来炖汤、烧烤。”市民老林说。

“设立同心县农特产品体验店,是闽宁协作的新成果,也是深化消费帮扶的一项重要举措。”2023年8月,城厢区常太镇二级主任科员吴国晖来到同心县,挂职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,他利用在乡镇任职的经验,帮助同心县将农产品销往各地。

同心县农特产品展销会在莆田举办。(受访者供图)

4年来,城厢区不断深化“宁夏商品+福建市场”协作模式,积极对接莆田及周边地区市场需求,大力实施消费帮扶,打造闽宁协作“同城模式”。迄今,已在莆田、福州、厦门等地开设同心牛羊肉、农特产品直营店100家,助推牛羊肉销售175万斤,销售额近2亿元。

针对同心农特优品销售渠道单一、物流运输成本高等短板,城厢区每年投入闽宁协作资金300万元,用于实施闽宁农特优品消费帮扶补贴项目。同时,依托莆田市振兴乡村集团和“832”线上销售平台,推动同心农特产品进工会福利消费、进食堂、进商超,不断开拓市场空间。2022年至今,已累计助力销售同心农特产品6.1亿元。

7月9日,“丝路相通·同心同行”同心县农特产品推介会在莆田南湖公园启动,同心县40家农特产品企业和餐饮机构集中亮相。现场设置产品展示、美食品鉴、非遗体验等展区,同心县上百种名特优农产品与莆田市民零距离接触,带来一场西北风味盛宴。活动中,24家采购商与同心县12家农特产品企业签约,签约金额5920万元。

莆田市民体验同心县牛羊肉产品。(受访者供图)

根据部署,今年该区将举办“同心好物”展销推介活动10余场,全年力争实现消费帮扶2.2亿元。

从田间到餐桌,从同心到莆田,消费帮扶不仅让同心农特产品走出大山,打开产品销路,有效带动同心脱贫人口增收,也为莆田市场增加优质的宁夏特色农产品,实现互惠互利、共享双赢。

HOT

民生托底 帮扶向深向实

“没想到能遇上莆田名校的名师,孩子像开窍似的,成绩上了一个台阶!”看着女儿的期末成绩单,同心六中学生家长李娟脸上满是欣慰的笑容。

湄洲湾职业技术学校同心班学生在学校实训室观摩机械操作演示。(受访者供图)

2022年8月,作为莆田公立初中校“排头兵”的城厢区南门学校,与同心六中签订结对帮扶协议,从学校管理、教育质量、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帮扶。3年来,南门学校派出25位骨干教师,组团式帮扶同心六中教师团队,带去先进的教学理念,为当地教育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。

面对生源薄弱、师资年轻等困境,南门学校副校长何德华带领支教团队将先进的“一听二学三备四统一”集体教研模式引入同心六中,打造高效课堂,助力学校提升教学质量。同时,南门学校还通过云上平台,线上开展名师讲座,直播示范课、精品课,展开互动教研,帮助当地教师更好地掌握合适的教学方法。

莆田市第一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医师赵志强(中)在同心县人民医院开展手术。(受访者供图)

为民生托底,让民心更暖。城厢区按照“请进来+送出去”方式,加大专技人才选派交流力度,推动技术互学、信息互享、能力互促,为同心教育质量提高、医疗技术提升等贡献力量。截至目前,城厢区已派出支教支医专家人才73名,同心县派出245名中小学校长、教师和医生等专业人才到莆田开展交流培训。

劳务协作架起“就业金桥”。聚焦技能培训、稳岗就业、转移就业等,城厢区通过政府、人力资源机构、用工企业多方联动,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服务和专业技术培训。4年来,共培训劳务经纪人、电商人员、驾驶员等2800多人次,“点对点”引导向福建转移就业1500余人,带动在同闽籍企业吸纳本地劳动力就近就业约3000人。

同心县城新区航拍图(苏克文 摄)

值得一提的是,两地结对帮扶,还从县区一级向乡镇、部门、村村、村企等领域延伸。目前,两地已有40个建制村建立结对关系,城厢区还组织25家企业和10家社会组织,结对帮扶同心县48个建制村,推动两地对口帮扶向深、向实发展。

(来源:福建日报)股票外汇的杠杆

发布于:北京市